宣传图片
首页/公司新闻

【消息推送】:安徽多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一流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日,芜湖、铜陵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合肥、蚌埠、阜阳等地则是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安徽省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示范点改革探索、试点市创新应用、全省复制推广。


“安徽版”条例已经对外公示


记者从安徽省司法厅了解到,《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外公示,7月15日前公众可提意见建议。

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制定涉企不予处罚、不实施强制和从轻减轻处罚的清单。清理整顿、专项整治等一般不得采取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同时,及时破解难点堵点,破解“准入不准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除法定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不得作为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

草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要完善助企纾困机制,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规范金融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等收费,以及口岸、货场、高速公路等收费和不合理罚款,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

同时,政府还将采取补偿、减免等纾困救助措施,缓解普遍性生产经营困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

按照目前的考虑,今后,省政府还将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示范点改革探索、试点市创新应用、全省复制推广。


芜湖立法:为市场主体提供数据资源


7月1日起,《芜湖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正式施行,为芜湖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记者看到,在条例中,芜湖提出探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环境领域,芜湖提出不少契合芜湖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其中,芜湖市提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数据资源服务。

《条例》还提及“住房市场体系”:“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设置教育、医疗、养老和托幼等机构,健全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长三角等不少先发地区先后出台了专门的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实践基础和外部条件已经成熟。”芜湖市政府办“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监督科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芜湖瞄准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出台了如“1%工作法” “畅聊早餐会”“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等一系列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政策措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契合芜湖实际、具有芜湖特色,且切实有效的成熟经验和有益探索,迫切需要上升到制度层面予以固化。


铜陵:将设立“企业家日”


记者梳理后发现,全省已有多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铜陵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将于7月1日起实施。记者看到,“采取设立企业家日等多种形式、营造企业家成长的人文环境”被写入条例。

条例称:应当建立约束惩戒机制,防范和治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违约拖欠市场主体账款。

与此同时,铜陵市还提出:应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医疗社保、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保障或者提供便利。

除铜陵、芜湖以外,《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安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公开征求意见!合肥启动立法程序!


近年来,合肥市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连续5年出台《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制定实施600多项改革举措,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7月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征询公众对《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时间自2023年7月5日起至8月3日止。

《条例(草案)》提出,在市场环境方面,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发区管理机构应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手续和流程。推行“企业开办一件事”集成办理、一网通办,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就业及参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事项1个环节、1套材料、1个工作日办结。探索推进企业设立智能审批,依托互联网和自助终端设备,为申请人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同时,合肥市推行新设企业免费刻制五枚印章和办理事项提供全流程免费邮寄服务,建立免费印章数量可选择服务机制,全面实行向纳税人免费发放税务UKey。探索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建立企业档案“容e查”系统,并直接嵌入“皖事通”APP,为企业提供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方式网上综合查询服务。

此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时,应当告知企业需要办理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并及时将有关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推送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不得以企业登记的经营范围为由,限制其办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编制经营范围规范目录,并根据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更新,为企业自主选择经营范围提供服务。探索推进“一业一证一码”“证照联办”改革,逐步实现涉企证照“一网通办、一照准营、一码共享”。

在亲商惠商方面,合肥市积极推行企业诉求“一口收办”,依托“安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跟踪督办、限时办结、闭环办理。积极探索惠企政策兑现便利机制,不断优化政策兑现流程,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兑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推动各项助企政策、资金、项目精准直达企业。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在项目审批、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对本地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一视同仁。


蚌埠:共同参与立法!欢迎来提意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被列入蚌埠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立法计划。7月4日上午,蚌埠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营商和“工招园”办公室、市司法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起草阶段的《蚌埠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条例(草案)》共七章四十二条,包括总则、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和附则。其中,市场环境包括市场准入和注销,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一站式服务和一照通改革,年度报告信息共享,公共资源交易、公用事业服务、诚信履约等方面;政务环境则包括政府内数据共享及利用,政务服务线上平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行政许可清单及告知承诺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审批,精简办税,优化不动产登记,整合惠企政策,免审即享等方面。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条例》立法中,蚌埠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当前短板弱项及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推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优化流程、改进服务、提升效能。比如,针对“政策不好找、不好懂、不连续、不灵活、难落实”问题,规定市县政府要不断完善惠企服务政策兑现机制和平台功能,推行“一口受理、免审即享、即时兑现”;针对“金融服务不解渴不给力,江浙能干的我们干不了”问题,规定市县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服务机制,落实财政奖励政策,强化政府基金扶持等。

立足蚌埠市情,将各领域正在实施的、在全省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改革举措归纳总结后,固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规范。比如,体现蚌埠在市场准入机制方面创新的“一照通”改革、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的特色做法“蚌埠科技大市场”,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和修复制度领域率先实施的行政处罚决定和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等,都写入了《条例(草案)》。

按照计划,《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30天,截止到8月3日。企业或市民可以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市司法局立法科。与以往法规实施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不同,此次发布会“提前”到了立法征求意见环节。“营商环境说到底还是‘商’,优劣最终要市场主体的态度、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效说了算。这就要求制定法规时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以期提高立法质效。所以,立法征求意见环节召开新闻发布会,是将决策后的参与延伸到决策前,既是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提高关注度、知晓度、参与度的创新方式。”新闻发布会上,市司法局二级调研员李松介绍,这一做法在全省地市级还是首次,目的是广纳贤言、博采众长。


阜阳: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6月29日至30日,阜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

会议听取审议了《阜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修改稿)》《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人大代表参与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办法》,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市政府关于全市“双招双引”及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合同履约情况、关于《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短板弱项,深化作风建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阜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步伐,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要聚焦“防返贫”“惠民生”“现代化”,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进一步规范矫正衔接、监督管理、教育矫正、适应性帮扶等工作制度,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开展。要聚焦主导产业,加大政策宣传,主动做好跟踪对接服务,全面提升“双招双引”实效和水平。要全力支持人大代表参与对政府预算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守护好人民“钱袋子”。

                                                                                                                                                                                                               

                                                                                                                                                                                               信息来源:安徽总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