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谋划重大布局。支持奇瑞牵头组建开阳实验室,集聚全球科创资源,目前已在上海、合肥等地设立分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达成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意向。与埃夫特共建启智智能机器人公司,以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项目为牵引,构建机器人应用程序开发者生态,布局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产业,目前已发布首批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成果。依托“东数西算”芜湖数据集群,搭建算力服务平台,实现与中国算力网及上海、杭州、苏州等区域算力交易平台互联互通。
二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打造重大平台。高标准打造“鸠兹科创湾”创新平台,目标建设18个各具特色的高品质创新园区,目前已建成10个,招引杭州绿城集团、松江科技城等知名机构参与运营,举办走进长三角系列活动,推进合作项目近50项。加快推进科创走廊芜湖产创中心二期、杭州飞地驿站建设,打造“研发在沪杭、转化在芜湖”协同创新模式,促进科创合作100余项,出台异地研发人才政策,柔性引进高端人才超百人。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芜湖研究院,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共建研发平台体系。依托安徽高等研究院芜湖分院,链接C9联盟高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
三是服务产业协同培育,实施重点任务。作为G60通航产业联盟牵头城市,芜湖连续3年举办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持续整合无人机、发动机等核心资源,打造研发、制造、运营全产业链条,实现通航整机核心部件100%本地化配套。依托芜湖造船厂,深化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欧得利船舶等合作,2025年1月,安徽首艘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实现首航。与上港集团共设芜湖集装箱联合服务中心,加快“同港化”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芜宣机场开通10条全货运航线,其中国际航线5条。承办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G60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活动,芜湖远大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全国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文章来源:芜湖市科技局